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仍然不理解工业设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期间,工业设计在我国也起到了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为了满足中国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那么工业设计则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创新攻坚的关键一环。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我国制造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产品种类匮乏,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都很少,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工业设计’这个词;因此在那个时代下我国的产品都以“傻大黑粗”的外观造型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其中特别是在装备制造领域,更是缺乏工业设计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艰难又缓慢,但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在黑暗中不懈努力的摸索下;工业设计从一开始不被重视到广为关注并推动经济发展,在工业设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40年期间发生了太多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和拉动进出口创汇,我国制造业也加大了工业产品制造;但是发展初期因为国外对产品制造的标准高,使得我国很多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要求;例如在当时人们主要的高档消费品,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如果利用工业设计把这些产品的外观设计提升一下,就可以把产品售价翻一番,刺激市场经济发展;因此这些作用也引发了我国对工业设计中的外观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和感知,同时也为从政府组织层面推进工业设计发展奠定了根深的基础。

不久,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1979年,政府就积极的成立了中国工业美术协会,这就是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前身;来到1987年,政府又将中国工业美术协会更名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并且成为了当时全国成立最早的一批国家级协会之一;由此,工业设计在我国也有了行业组织,在当时工业设计就作为一种新的行业形态存在了;但是它在工业经济中所处的位置还很边缘化,尚未建构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制造业工业体系也还未将工业设计融入到其运行的系统结构内。

哪么到底什么是工业设计呢?科蕊工业设计认为,工业设计定义中一个最常被忽略的前提就是“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我们所设计的对象不是单一产品的造型与结构,而是一整套系统的生产方式,在满足产品功能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把产品设计得更适合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而外观,仅仅是各方面因素权衡下的结果,可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及高校等相关机构对工业设计的作用和价值尚缺乏认识和存在误区,这些“制造企业”要么重技术轻设计,要么只注重外观美化设计,完全没有深刻意识到工业设计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更不了解其实工业设计对企业品牌塑造和价值提升的作用影响巨大。

经过教育部门、政府政策支持的多方努力下,我国工业设计终于得到进一步认知和发展;特别是国内最早市场化的家电消费品行业企业,它们面对技术和设计基础薄弱的状况下,积极采用了“技术引进”、“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畅销产品的同时,使得工业设计在我国得到了启蒙和积累了设计方法和设计经验,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到了90年代,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下使得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深圳也因此得风气之先,于1987年率先成立了我国最早工业设计组织之一的深圳市设计联合会(前身为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深圳市设计联合会除了举办工业设计展评会和相关培训,还做了不少关于工业设计的相关课题研究,为深圳工业设计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工业设计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领先地位,正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向国际先进水平转变的历史性关键节点,如今,我国工业设计产业正以破竹之势在各个领域用实践证明着创新驱动发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